01.认为只有考到了雅思才能开始申请
备考雅思兢兢业业,没有成绩战战兢兢不敢申请。大漏特漏!英国所有的院校都是滚动制录取,也就是说“先到先得”,分为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在第一轮申请开始,及时还没有雅思成绩,凭借成绩单和毕业证是先可以进行申请占名额的。
如果个人条件契合只是缺少语言,学校会下发一份“CONDITIONALOFFER”(有条件录取通知书),在后续雅思成绩下来之后补交给学校就会得到相应的“UNCONDITIONALOFFER”(无条件录取通知书)。
值得一提的是,及时到最后雅思成绩都没有办法达到无条件录取的门槛,是可以进行语言班申请的!只要通过语言班最后的考试也是可以顺利入读该校的。
02.语言拖延导致签证延迟
许多申请者觉得语言成绩不急,可以在后面再补,甚至一些人想着“押题”考个更好的分数。然而,这样的拖延常常会导致语言成绩未能及时提交,从而影响申请进程甚至签证申请。如果确定要留学,建议尽早安排好语言考试,以免因为语言成绩拖延影响到其他环节的申请。
03.对文书的重视度不够
个人成绩和背景是已经定型无法进行改变的,这时候文书发挥的作用是集合个人所有闪光点和优势,以文字的形式和招生官进行一次“不见面的面试”。举个例子,同样背景和分数的学生,文书更加出彩录取率也会大大提高。
注意!不是英语基础好就能写出杰出的ps!除了语言功底之外,整个文章的逻辑思维和头脑风暴,包括对具体专业的具体突出点都是需要反复推敲和揣摩的!
04.只看排名不看专业
很多学生在选校时只关注学校的综合排名,而忽略了专业排名和课程设置。英国的学校里,有些综合排名可能不是特别高,但专业却在全球领先。
比如,伦敦艺术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巴斯大学的建筑和工程管理、华威的商学院等。因此,在做决定之前,不妨多参考一下专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而不仅仅是学校的整体排名。
05.对自己定位不够清晰,错误选校
有的学生担心内卷,即使自身条件优秀也不敢轻易尝试G5怕落选;也有部分同学过度自信,除了名校之外QR排99的学校也不愿意选为保底。
分析个人背景后,单单只凭借个人理解而进行选校是一项危险操作。每年都有很多学生确实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但是梦校只有一所,就真的只捍卫住那一所的信仰,单申请一所学校。不是说这样做不行,而是可能会因此错过一些本该有的机会。
06.过多的行李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在拿到offer拿到签证完事就绪之后,想到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想到要一个人身处异国他乡,行李从最基础的衣物到大件吹风机电磁炉都努力塞进行李箱。
然而在千辛万苦到达英国的宿舍之后发现竟然插座不匹配需要转接头,家电也可以在二手群随便买到;几个星期过后女孩子们发现了英国衣服物价便宜已经买满了一个衣柜的新衣服,从国内带来的衣物在后续回国令人手足无措,只好花钱邮寄行李回国。
07.错过宿舍好位置
英国大学的宿舍抢手程度不亚于一场限时抢购。尤其在伦敦、曼彻斯特、爱丁堡等大城市,位置好、设施优的宿舍通常被瞬间抢光。很多学生在获得offer后放松了警惕,觉得住宿可以晚一点订,但这样很可能只能选择位置偏远、条件不佳的宿舍。建议一拿到offer,就赶紧查看宿舍申请信息,尤其对于那些没有住校计划的同学,更要提前锁定私人租房选项。
08.预算超支
很多学生只看到了学校官网上的学费,却忽视了生活成本,尤其是伦敦、剑桥、牛津等高消费地区的日常开支。加上水电网费、学术资料费用、交通费以及娱乐支出等,实际花费往往比预计多出不少。建议留学前做好详细预算,并根据学校所在城市调整每月生活费的标准,避免超支。
09.学术要求准备不足
英国的学术氛围和国内不同。小组讨论、论文、课堂发言、学术写作是常态,尤其是商科、社科类专业,动辄几千字的essay和分组展示随时都会给你“惊喜”。
很多学生到了英国才发现,自己的学术写作和批判性思维不过关,严重影响到成绩。因此,提前打好学术写作基础,了解英国的学术评价标准非常重要,最好还能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10.忽视社交和网络建设
很多学生到了英国后,只专注于学习,忽视了社交和人脉的积累。其实,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和教授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入专业领域的社交圈子等,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在英国这样重视networking的地方,提前建立起人脉关系能给你未来的职业规划带来更多机会。
11.错过黄金求职期
不少同学可能觉得毕业后再找工作也不迟,但实际上,英国的求职高峰期通常在秋季学期,等到毕业时机会已经相对较少了。尤其是对于一些热门行业,秋季的招聘期就是“黄金窗口”,大部分公司会提前锁定人才。
建议大家在入学初期就关注相关实习机会,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这样在毕业前就能拥有更有竞争力的简历。